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党务公开 > 信息浏览

2025学年度教育研修中心工作要点

访问次数: 9 来源:教研中心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 字体大小: ]

 

@font-face{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 @font-face{ font-family:"宋体"; } @font-face{ font-family:"Calibri"; } @font-face{ font-family:"黑体"; } @font-face{ font-family:"仿宋_GB2312"; } p.MsoNormal{ mso-style-name:正文; mso-style-parent:""; margin:0pt; 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none; text-align:justify; 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 font-family:Calibri; 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000pt; mso-font-kerning:1.0000pt; } span.10{ font-family:Calibri; } span.msoIns{ mso-style-type:export-only; mso-style-name:""; text-decoration:underline; text-underline:single; color:blue; } span.msoDel{ mso-style-type:export-only; mso-style-name:""; text-decoration:line-through; color:red; } @page{mso-page-border-surround-header:no; mso-page-border-surround-footer:no;}@page Section0{ margin-top:72.0000pt; margin-bottom:72.0000pt; margin-left:90.0000pt; margin-right:90.0000pt; size:595.3000pt 841.9000pt; layout-grid:15.6000pt; mso-header-margin:42.5500pt; mso-footer-margin:49.6000pt; } div.Section0{page:Section0;}

2025学年度教育研修中心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四个服务”,秉承“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教研理念,强力推进课程建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建设研究型的教研队伍,助推我旗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1、以落实新课程标准为切入点推进实验校课程建设,着重抓好一线教师基本功和高效课堂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组织强化精讲精练,提倡小组合作,追求高效教学。

2、教研员继续跟踪薄弱学校薄弱学科薄弱教师,采取“三研两上一讲座”的教研形式助学校教育质量发展。

3、制定教科研三年发展规划,实施课题星级管理制度,加大对教科研队伍培训力度,初步形成“科研+教研+学科带头人”的科研机制模式。

4、制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的校长课程培训体系,有序开展莫旗校长队伍管理素养提升工程。

5、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以智慧校园应用平台的使用为切入点有序开展信息化赋能工程 。

三.工作安排及措施

1.培根铸魂 全面加强政治引领

中心党支部坚持理论学习常态化,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强化理论武装,积极推进党政联席制度,严肃党内组织生活;积极履行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制度,领导班子成员实行“一岗双责”,贯彻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高效履职尽责,增强风险抵御本领;全面从严治党,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坚持“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的工作思路推动党建与业务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2.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以日常政治学习为抓手,提升中心教师员工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常规教研为抓手,加大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与各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让专业讲政治;以小学各学科继教为抓手,让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教育走进课程,提升一线教师的教育政治素养。

3.进一步推动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继续以教研员为引领继续推进高中小教材一体化研究工作,每学年定期召开“大思政课”建设研讨会和思政赛课活动,提升教师“思政教材一体化”设计能力;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师“手拉手”帮扶机制,打造思政课精品课程,以课程建设引领思政教师专业成长。

4.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实现提质增效

各学科教研员集中力量引领教师探究符合实际的“高效课堂”模式建设,进行课堂教学结构改革,追求提质增效的目标,有效落实“双减”。以课程实验校为引领,积极推进“一校一策”的课程方案建设工作,提高全旗学校课程建设管理水平。开展课后服务精品课程资源推介,做实精品课程创建活动。重视学校校本教研的建设工作,通过优秀教研组评选,“以赛带训”推动学校重视教研工作的内驱力。

5.重视综合学科队伍建设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践行健康第一理念,重视课间操和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加强日常体育课堂教学与中考科目的有机结合。强化美育教师队伍团队建设,通过劳动基地建设推进中小学劳动育人教育。心理教师以自治区课题为切入点,提升教师工作幸福指数,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实施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计划,做好“学会学习”课题的实践、推广工作。继续做好“家教大讲堂”工作。

6.积极摸索新课程教研形式  扎实做好小升初一体化

按照自治区和呼伦贝尔市的教研工作要求,认真组织学科教研员和教师进行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并重点在学科中进行落实。开展大单元教学,综合学科深度融合,项目式教研,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力争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小学部以“大观念下单元教学研究”为切入点落实新课程理念。中学部重点推进“三段式”学习理念,力求形成“高效课堂”教学机制,从而推动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综合部继续做好“学科深度融合”的转化、推广工作,摸索实践“积极心理+学科”学科融合新模式。

加强幼小衔接和小升初衔接工作的落实,重点做好一年级入学适应期教育和七年级的过渡期教育的研究,重点围绕学生习惯的培养,做好学生的年段转型工作。

  1. 继续推行教研员包联制度  强化校本教研有序开展

强化学校承担教研主体作用,切实提升学校主动教研的内驱力 。继续推行教研员包联制度,组织教研员到乡镇薄弱学校持续开展教学指导,帮助乡镇薄弱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每所乡镇薄弱的学校至少有一名教研员进行包联,开展教学指导和课题研究;试行教研员在包联学校任课制度,转变教研员的教研指导方式;教研员继续跟踪薄弱学校、薄弱学科,继续开展区域送教教研活动、菜单式邀约教研、主题教研、学科融合等教研活动。各校要认真开展全员备课、听课、说课、评课和上观摩课,采取案例式、分享式、主题式等形式认真组织年组或学年组开展教研活动,探索一校一特的校本教研模式,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8.继续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完善培训机制

加强教师队伍梯队式培养,总结梳理名师工作坊工作,重点做好年轻教师的培养,探索教师梯队培养评选机制。在师资培训上我们将继续以“问题为导向”创新培训模式,做到师资培训与课题融合,与信息技术应用有机融合,提高年轻教师的综合素养;在教研方面推行年轻教师基本功过关制度,全面提升年轻教师的整体素养;推进青年教师的职业规划工作,由学校和青年教师本人确定自身的具体成长目标,教研部门将负责针对性的培养,有目标的完成每年的成长任务,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提升。加大校本研修的管理和监督,拓宽“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模式,继续做好北京石景山区学校跟岗研修的组织工作;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上要做好培训、引导、管理,以名班主任工作坊为切入点提升全旗班主任工作水平;结合22名校长北京石景山跟岗培训安排,精心设计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的前期和跟踪课程培训体系,有序开展莫旗校长队伍管理素养提高工程。

9.加强教育科研视导、引领工作

科研部本年度实施课题星级管理制度,引领学校教科研工作进一步规范;开展系列教科研理论培训,提升一线教师教科研研究水平;加强课题的指导和把关,以立项的课题研究为切入口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加强课题的过程性指导,以查代训,统一做好阶段性检查,规范课题研究流程;组建重点课题指导团队,探索“科研员+教研员+学科带头人”的科研模式,继续探究教科研一体化研究的机制建设。

10.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 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

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智慧数字校园,实现学校网络信息全覆盖,构建课堂教学、教师教研、学生学习、教学管理和评价、家校沟通、学校安全管理一体化、智能化的校园环境。深入推进“三个课堂”常态化应用,继续实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工程;认真组织教育信息能力大赛和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人员实践操作技能大赛,提升师生教育信息化素养。以教研员为引领,推进教育智慧平台应用,有序开展教育信息化赋能工程。                            2024.11.2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一键分享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