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主汛期,防汛抢险、水域救援工作尤为重要,为切实提高全市防汛抢险救援的反应能力和有效应对汛期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由呼伦贝尔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办,莫旗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承办的“筑牢安全防线"呼伦贝尔市2021防汛暨水域救援演练于2021年7月15日在莫旗民族园开展。呼伦贝尔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徐成俊,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敖特根夫,市防汛办副主任、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石乙澍、市航空护林站站长刘博武、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关栋、市森林消防支队二级督导员关白龙莅临演练现场指导;各旗市区应急管理局领导现场观摩演练;莫旗防汛抗旱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旗委常委、政府常务副旗长郭琰,旗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总指挥、旗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强、旗委办主任潘志辉,旗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总指挥、副旗长郭俊萍、武装部部长石晓录、库区管委会主任郭志英及旗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负责人、各乡镇乡镇长等观摩此次演练。
此次实战演练参演的队伍有:呼伦贝尔市航空护林站、旗武装部、莫旗消防救援大队、莫旗森林消防救援大队、旗应急局综合救援队、乡镇抗洪抢险党员突击队、卫健委、公安局、电信电力等11支队伍共动员出动300人,车辆60台次、冲锋舟和橡皮艇6艘、应急器材100余件(套),编织袋、救生衣等防汛物资10000多个,确保演练需要和应对突发汛情抗洪抢险准备。
演练过程包括,参演人员装备进场、防洪工程险情会商和处置、应急救援通讯器材装备展示。演练科目有堤坝险段抢修、被洪水围困群众救援、水上人员搜救、应急救援力量集结、舟艇训练演示
第一救援现场:模拟堤坝抢修工程抢险实战演练
本次实战演练灾情设置:假设莫旗进入主汛期以来,2021年7月中旬,突发强降雨,诺敏河莫旗杜拉尔鄂温克民族乡查哈阳村段发生重大险情,可能出现溃堤的危险,直接威胁查哈阳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旗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防汛应急预案》,调动相关部门、企业做好抗洪抢险保障工作,调动莫旗武装部民兵应急连、莫旗森林消防救援大队、旗应急局综合救援大队和杜拉尔乡党员突击队筑堤加固抢险。
第二救援现场:离心力救援演示
离心力救援是水域救援过程中,面对复杂水域、急流或上游有大量漂浮物时快速营救溺水人员的救援技术。
第三救援现场:模拟活饵救援演示
活饵救援技术运用于被困人员丧失自主意识,且受困于舟艇难以接近的恶流、急流中,例如翻滚流、回旋流、沸腾线等舟艇接近有翻覆危险的流域。
第四救援现场:翻舟自救演示
翻舟自救科目的演示翻舟自救是水域救援队伍驾驶船艇在救援中遇到翻滚流、障碍物或急流转弯等危险环境发生翻舟事故时,进行紧急自救的方法。
第五救援现场、第六救援现场:模拟人员被困孤岛救援实战演练、空中救援和空投食品防汛物资演练
本次实战演练灾情设置:模拟2名群众被困孤岛,正在呼救,目前水势正在上涨,被困人随时有被洪水冲走危险。此时,救援队队员驾驶舟艇进行救援作业。
空中救援和空投食品防汛物资演练拟定场景为:舟艇救援被困群众上岸后,有急重症病患应需直升机空中救援和食品给养与保障用品;由直升机开展空中救援;为受困群众空中投放食品等给养和个人防汛装备。
第七现场:器材装备展示现场
演练结束后,由市应急局副局长敖特根夫对演练活动进行了总结:整个活动准备充分,人员到位迅速准确,职责明确,组织协调基本顺利,能够满足要求,救援组分工合理高效,达到演练目的。相信通过本次演练,提高了防汛意识,为以后的防汛工作奠定了基础。抢险人员要加强日常的安全教育、纪律教育,才能使应急抢险做到迅速、准确、有效。
最后,此次演练强化了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达到以实战练强兵、找差距、补短板、提能力的目的,同时也为各乡镇开展防汛应急演练和处置突发灾情提供经验,就做好今后防汛抢险工作还需要把握以下三点:一是树牢防大汛、抢大险责任意识。各部门要把演练当实战,把平时当战时。二是总结经验教训,树牢为民意识。全旗各级总结过往特大汛情、险情事故教训,汲取宝贵防险、抢险经验,发挥各自工作职能,加强沟通协作,确保汛期各项防汛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三是加强培训引导,提高应急能力。要加强教育培训,强化汛期应急抢险训练和防汛演练,提高防汛应急处置能力。
此次演练课目设置上突出了防汛抢险重点,防汛应急处置能力的提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以及抢险新装备的展示。整个演练过程组织指挥严密、展开迅速快捷、情况处置科学、人员士气高昂,突出练指挥、练协同、练战法、练保障,最大限度地模拟了实战状态,按照预定课目圆满完成了各项演练任务,进一步检验和加强了莫旗应急救援抢险队伍的应急反应和科学处置能力,提高了防汛应急处置手段和水平,达到了锻炼队伍、磨合机制、提升能力、向实战靠拢的目标。
本次演练以演代练,检验了我旗在遭遇山洪、水毁堤坝、地质灾害等突发事件时《防汛应急总预案》的可行性,有效防御灾害性洪水,最大程度的坚轻灾害损失,灾害后能尽快地恢复了生产,安全度过汛期,提高了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加强了安全知识的教育,增强了防汛抢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