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取保候审等非羁押人员进行有效监管,是长期以来困扰司法机关的一大难题,无论是传统的“人盯人”监管方式,还是让非羁押人员定期、定点报到,背后都存在案多人少的矛盾和难以监管到位的风险。2022年11月1日,呼伦贝尔市人民检察院确定我院为“非羁码”监管模式的试点单位。莫旗检察院把“有解思维”贯穿融入刑事检察工作全过程,积极创新,锐意进取,积极更新办案理念依法能动履职,试行“非羁码”解决取保候审等非羁押措施的实质性监管难题,以科学方法推动问题解决。2022年12月,莫旗“非羁码”电子监管系统顺利上线,并成功开启首例监管。
莫旗检察院积极部署,邀请莫旗公安局、人民法院、司法局同步开展相关工作,2022年11月11日四机关召开联席会议,并组织干警同堂培训,会后服务公司将公、检、法办案人员信息全部导入服务系统中;近日,莫旗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会同公安机关办案人员就一起交通肇事案犯罪嫌疑人适用“非羁码”进行磋商,对该犯罪嫌疑人成功进行电子监管并实现电子打卡,适用监管模式。
“适用非羁码,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我们作出不批准逮捕后监管难的顾虑,通过非羁码APP就可实现线上监管,该案件尚未达成赔偿谅解,对犯罪嫌疑人适用非羁押的措施更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溯源治理”该案件的承办检察官说道。适用“非羁码”后承办检察官可以通过电脑端查看后台数据,关注犯罪嫌疑人外出提醒、违规预警、定时打卡等信息,时实查看非羁押人员的日常活动轨迹和在控情况,防止其脱管、失联,有效的应对了近期新冠疫情给监管工作和办案带来的不便,实现了防疫办案俩不误。目前,莫旗检察院联合莫旗公安局已对三名犯罪嫌疑人成功使用“非羁码”。
下一步,莫旗公检法司将通力合作,实现“非羁码”对非羁押人员的全覆盖、规模化适用,大幅度降低羁押监管成本,为有效推进司法办案提质增效,实现为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实现数字化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