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莫旗西瓦尔图镇中心村农民张凤国兴奋地告诉记者:“我家有89亩土地,土地流转一年收入4万元,土地流转后我外出务工一年还能多收入3万元。”记者从莫旗农牧业局了解到,2015年莫旗土地流转面积超过了500万亩。
引导农民土地流转 实现集中连片种植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土地分田到户,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大型农业机械的快速普及,一家一户的小块土地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拥有耕地800多万亩的农业大旗——莫旗在探索中不断推广土地流转,实现集中连片种植,通过推广示范和典型引路,引导农民投入这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变革。2015年,该旗通过高产创建实现土地流转或连片种植超万亩的地块就达20多万亩,这些集中流转连片种植的土地效益普遍好于其他地块,有的地块提高单产超过20%。
在促进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该旗坚持一手抓扶持一手抓引导,土地流转的有效模式主要是专业大户承包模式。即由农业科技示范户、种田能手或者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户,通过各种渠道流转农户土地,开展集中连片生产经营;龙头企业流转模式,即引进龙头企业以租赁等方式整体流入土地,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建设高标准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规模生产;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即由一个“能人”牵头组织同类农业生产经营者成立合作社,合作社对社员农业生产开展全程服务。截至目前,全旗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174家,其中参与土地经营流转的农民专业合作社600多家。
西瓦尔图镇小库木尔村是一个少数民族村屯,土地耕种水平相对落后,在该旗农牧业局的引导下,村长孟忠生牵头成立的合作社与黑龙江农垦集团旗下的农场合作,将村民的耕地集中流转,以高于年租金10%的价格完成了1.5万亩土地的流转,形成了一个万亩示范基地,基地实行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的集约化模式。2015年,全部连片种植玉米,效益超过以往一家一户种植大豆的两倍。全村300多口人,人均收入两万多元,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由土地流转流出的“富裕村”。
就在两年前,郭娟和苏伟东夫妇还种着单一的大豆、家庭人均收入不到5000元,如今,这对夫妇已经当上了小老板,他们高兴地说:“最初,旗农牧业局的干部来宣传土地流转政策时,我俩就是不动心,那时候就认准了守着土地心里才踏实。后来,旗农牧业局领导为我们联系了外出做建筑的活儿,我们才将信将疑地离开了家。如今,我们尝到了土地流转的甜头,带着同村的青年在莫旗的建筑市场已有一席之地,今年,我们还在城里买了楼房。”
西瓦尔图镇农民敖宝成、敖慧英夫妇原本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土地流转政策让他们在城里开了一家烧烤店,年收入4万元左右,加上土地流转的3万余元,年收入7万余元,一家人在城里安了家。
流转形式灵活多样 带动农牧业产业化发展
莫旗土地流转形式灵活多样,鼓励农民以股份合作、转让、互换、出租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全旗1000多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土地流转的有生力量,通过土地流转搞起各种特色种植。尼尔基镇农民陈德富通过土地流转和联户经营,成立了尼尔基镇富方绿色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其生产的“富方”牌大米被国家绿色食品中心批准为A级绿色食品。2015年,该合作社种植的1万多亩绿色水稻喜获丰收,亩产达到600多公斤,每亩增收500多元。
据莫旗农牧业局局长田源山介绍,土地流转后,既利于土地规模化经营,又继承了我国上世纪80年代土地承包的优点,农民劳动起来无后顾之忧,可作长远打算和投资。土地集中经营后,避免了小家农户既要搞农业生产,又要联系销路,还要运输产品的高风险运作。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出让,农民获得了资金的收益,提高了生活水平。土地流转也带动了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实现机械化、专业化、科学化种植,仅2015年莫旗土地流转间接带给群众的效益就超过20亿元。